如何清除中空錨桿上的氧化皮 | ||
雙擊自動滾屏 | 發布者:管理員 發布時間:2021/12/22 閱讀:647次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 | |
錨桿間距和布置 錨桿大間距不應超過錨桿長度之半;隧道跨度之半(跨度小于6m);巖體中平均斷裂面間距所確定的不穩定巖塊寬度的1.5倍。 我國《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范》規定,錨桿的間距不宜大于錨桿長度的1/2,以有利于相鄰錨桿共同作用。 新奧法對錨桿布置的設計,從支護應使圍巖形成自承拱出發,錨桿間距規定為:硬巖的錨桿間距取1.5m;軟巖、破碎巖體和土砂質地層的錨桿間距取1.0~0.8m;膨脹性地層的錨桿間距取1.0~0.8m。 ![]() 組成錨桿必須具備幾個因素: ① 一個抗拉強度高于巖土體的桿體。 ② 桿體一端可以和巖土體緊密接觸形成摩擦(或粘結)阻力。 ③ 桿體位于巖土體外部的另一端能夠形成對巖土體的徑向阻力。 作用原理:錨桿作為深入地層的受拉構件,它一端與工程構筑物連接,另一端深入地層中,整根錨桿分為自由段和錨固段,自由段是指將錨桿頭處的拉力傳至錨固體的區域,其功能是對錨桿施加預應力;錨固段是指水泥漿體將預應力筋與土層粘結的區域,其功能是將錨固體與土層的粘結摩擦作用增大,增加錨固體的承壓作用,將自由段的拉力傳至土體深處。 錨桿是巖土體加固的桿件體系結構。 | ||
|